banner

十九大报告首提“交通强国”和 “现代供应链”,专家有话说

来源:中国远洋海运e刊时间:2017-10-27

航运从业者关注到,十九大报告中中首次提及“交通强国”和 “现代供应链”两个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关键词,这将成为航运人未来支撑交通强国、践行海运强国的指南针。如何在十九大的指引下绘就航运发展新蓝图?业界专家如是说。

报告指出

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解读

“交通强国”被十九大首次提出,表明国家对交通运输基本属性和重要作用的认识。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交通人不懈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许多指标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我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名列世界前茅,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居世界第一,高铁旅客周转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总和;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均居世界首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世界总量的1/3以上;民航运输旅客及货邮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二;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跃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站在世界交通大国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着力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升级、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行业现代治理能力,让各种交通方式实现协同发展,构建一套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报告指出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专家解读

报告首提现代供应链,将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提到新高度。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物流业推进供给侧,提效降本仍然是重中之重。

降低成本,离不开创新的管理方式。恰恰在本次大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供应链政策——《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的发布,也为物流业降本提效提出了新的思路。意见明确指出,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供应链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促进产业跨界和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等各环节的有效对接,降低企业经营和交易成本,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由此,未来物流供应链将迎来高速发展,专注供应链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方向。

报告指出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专家解读

基础设施成网,对于中国来讲,很大程度上是构建连接世界的网络体系,这正是“一带一路”正在推进的事情。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物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但距离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还有巨大的差距。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也明确提及要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报告专门对此再次强调,将为未来物流业大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保障。目前中国是世界上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这就使得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航运人在构建与世界交通网络体系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报告指出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专家解读

近几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在物流领域得到逐步应用,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特别是互联网+高效物流引导物流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催生了大量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不断推进,特别是智能仓库、仓储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机配送,无人分拣等技术已在物流业进行探索和应用。未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下,智慧将是行业发展重要标签。


报告指出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专家解读

“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意味着“一带一路”的海上和陆上通道齐头并进,形成双向的开放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下,东中西部均衡发展成为可能,物流双向运输的可能性提升,进而对降低物流费用起到积极作用。


报告指出

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专家解读

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全面展开,“4+7”的格局已经形成。在现阶段提出“自由贸易港”,其实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升级版。虽然“自由贸易试验区”本就有实现“自由贸易港”的初衷,但还是未能如愿。需要对“特殊监管区”的“特殊”二字进行重新认识、解读和落实。


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专家解读

绿色、生态在报告中占比较大,也充分说明企业要发展,必须顺应生态文明这一新要求。另一方面,在当前共享时代下,如何通过共享资源实现整个运输体系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物流系统效率,这或将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航运业所面临的机遇在于:新能源在航运领域的运用,是航运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内容,是航运对“美丽中国”贡献的切实路径和着力点。


报告指出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专家解读

当前市场条件下,兼并重组将迎来新一轮热潮,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市场主体也趋向集中。航运业有不少大型港航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理念,应该把“做强做优”放在首位,而不是曾经的提法——“做大做强”。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交通领域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无疑将得到快速推进。


报告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专家解读

航运业也需要弘扬航海文化,自2005年第一个“中国航海日”活动以来,航海文化在全国和人民大众中不断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目前有两项与航运文化相关的事件:第一是大型救助打捞题材电视连续剧《碧海雄心》将于10月26日播出,该剧由当红明星主演,以救助打捞系统为故事背景进行创作,用电视剧的方式来反映航海文化,这在中国航运史上并不多见;第二是《中国水运史》的编撰,目前,已经构建了由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领衔的编撰队伍,这将是中国水运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水运文化传播的一个契机。



欢迎扫码关注深圳海顺!

风享